鼻腔同外界环境直接相连,为了保护脆弱的鼻粘膜与鼻纤毛组织,鼻腔内部会分泌一定量的润滑物,当这些物质干燥后便会淤积在鼻腔内部,形成我们常说的“鼻屎”。当鼻屎累积到一定程度后,会对黏膜与神经产生刺激,让人“情不自禁”地伸手去掏,以至于不少人形成没事就挖挖鼻孔的习惯。
然而,频繁地掏鼻不仅无法使鼻腔内部变得更为清洁,还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助推剂,若您不想被这4种病情找上门,可得管住手,合理清洁鼻腔。
1.诱发鼻出血,损伤鼻粘膜
图片
人体鼻腔内部的毛细血管丰富而脆弱,频繁地掏挖鼻孔可能会损伤血管,导致鼻血溢出。而长期有类似习惯的人群,还可能直接对鼻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,甚至诱发鼻粘膜水肿、糜烂等问题,以至于使得鼻粘膜失去原本具有的保护与湿润作用。
鼻粘膜受损带来的问题很多,失去其保护作用后,外界病原体更容易直接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内部,继而导致慢性鼻炎、鼻窦炎等病况,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小。
2.诱发过敏性鼻炎
图片
健康人体的鼻腔内部有稳定且丰富的鼻腔菌落群,涵盖表皮葡萄球菌、甲型链球菌、布兰汉菌等,这些菌落能够维持鼻腔内部的生态,促进粘液与润滑液分泌,从而改善呼吸质量。频繁地用手指扣挠鼻腔,有不低的概率打破菌落平衡,并且引入外部杂菌,从而导致细菌感染过敏性鼻炎症状。
而且有案例表明,鼻炎可能成为颅内感染的重要诱因,而后者对健康的危害极大,不可轻视。
3.加深老年痴呆风险
部分科学家认为,经常性挖鼻孔可能会导致肺炎衣原体通过鼻腔直接进入脑神经组织,此类病菌能够侵袭中枢神经系统,诱发大脑β淀粉样蛋白沉积,其直接后果是加深阿尔兹海默症,即老年痴呆的风险。
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群而言,抠挖鼻孔往往已经形成习惯,甚至每天不挠挠就好像欠缺了什么,殊不知这个小习惯,有可能酿成“大祸”。
4.影响鼻子美观
图片
掏挖鼻孔的过程中,会反复挤压揉捏鼻腔与鼻软骨组织,长期如此可能会加快鼻子形变,从而出现“大鼻头”、鼻子红肿等变化,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来说,由于自身鼻腔组织发育尚不完善,更容易因外力产生变化,这对鼻梁定型较为不利。
故而,追求鼻子挺拔的人群,也要注意减少抠鼻频次,以免形成塌鼻。
综上所述,鼻腔清洁并非小事,居家方便的情况下,可以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浸润、冲洗鼻腔,软化鼻内异物之后,再通过吸引器或是棉签清理细小的鼻屎残渣。即便是用手抠鼻,也要把握好力度与分寸,可别再伤害鼻腔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秦安配资-公司配资炒股-线上配资排名-证券配资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